新的國際貿易平臺:推動全球數字快車貿易
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一年來,虹橋國際中心商務區青浦區抓住升級機遇和輻射驅動效應,積極推進大虹橋、世博會、綜合戰略疊加,推動長三角數字干線建設“加速度”,答好了“開放題”。一年來,青浦地區稅收增長47%、7%,全區6%奉獻17%、稅收0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%、1%,占全區38、0%;160多家企業產業集聚企業;292家企業聚集在北斗園區,收入增長40%、3%,稅收增長41、9%;以波司登、格創東智為代表的以中核建設為代表的中央企業總部加快落戶,新增總部型企業12家,總數68家。

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規劃》明確指出,虹橋中心商務區為“一核兩帶”核心主要負責國際中心商務區、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、綜合交通樞紐等功能。青浦區是虹橋國際中心商務區,是世博會的永久主辦地。它有一個國家會展中心和一個展覽產業園,聚集了四個“6365”青浦區也是長三角數字干線的發源地。充分利用北斗西虹橋基地、安踏全球零售總部、上海全球創新園,積極推進全球數字貿易港建設,提升國際貿易平臺能力,幫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核心功能。
建立順暢的國際貿易渠道。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作用,“6365”平臺、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子公司、中歐研究所等功能平臺,國際貿易貿易渠道暢通。第四屆世博會青浦區企業累計現場采購金額達到11家、75億美元,上海交易團首單連續四次簽約,采購金額同比增長36億美元、4%。
貿易參與者通常聚集在一起。企業是貿易的主體。新的國際貿易平臺的關鍵是普遍聚集貿易企業。青浦區聯動“6365”平臺、海外貿易機構、行業協會、開發商聯盟和企業“小彩虹招商團”專業團隊全面推動參展商向落地企業轉型。
擴大進博輻射服務范圍。綠地集團體系建設“虹橋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”整合海外貿易、商業渠道、零售終端等資源,促進生產和營銷對接更加方便。目前,上游海外供應商和企業已經完成。作為一個具有公共性質的貿易服務平臺,可以推薦對世博會溢出效應感興趣的外商部門,組織本地企業和供應商進入該平臺,為世博會的溢出效應建立渠道。

促進物流與貿易的綜合發展。充分發揮華新鎮建設國家貿易服務物流中心的資源優勢,促進集物流、現金流、信息流為一體的產業生態供應鏈建設,成為貿易過程中的重要服務階段。
國際貿易交易制度已初具規模。目前,青浦有四個地區“6365”這個平臺繼續承擔責任,擴大了世博會的溢出效應,吸引了包括歐美工商會和新加坡工商會在內的30多家貿易機構。作為供應商和參展商,綠色貿易港引進了63個國家博物館,吸引了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多家企業,其中164家已經收到了意向購買訂單。
有效吸引參展商成為投資者。第四屆世博會期間,投資集團聯系了2000多家參展商,重點關注170家參展商,獲得了騰石展、德沃康集團、塞爾維亞工商會等18家企業和海外機構。
加快了國際快遞物流網絡的布局。目前,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已逐漸形成了集團出海的趨勢。例如,中通國際在香港、香港、臺灣、東南亞、非洲、歐洲、美國、日本和韓國提供跨境電子商務直郵、保稅、進口和海外倉庫配送,為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提供更有效的配套設施。